首頁 > 正文

流浪大師,還是“流量大師”?

2020-10-23 16:22 | 來源: 中國記協(xié)網(wǎng)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流浪大師,還是“流量大師”?

  流浪大師?還是"流量大師"?這也太荒唐了吧!從網(wǎng)上流出的視頻可以看到:人群洶涌,高舉手機,圍堵在"流浪大師"門口,等待"大師起床"。"大師"終于出現(xiàn),人群越發(fā)亢奮,狂呼大叫聲此起彼伏。"大師"有禮貌地與其中一二握手,勸大家散去……場面之瘋狂,絲毫不亞于演唱會的追星現(xiàn)場。

  各色奇葩人物粉墨登場。有各類網(wǎng)紅妹子,圍在"大師"身邊直播合影的;有穿戴得奇形怪狀來跟"大師"交流撿垃圾經(jīng)驗的;有打出旗號要嫁給"大師"并自稱"師娘"的;還有人險些表演當眾吃垃圾的……簡直是群魔亂舞。每當沈巍從住所出來,都有上百位主播高舉手機,大喊"大師出來了""大師給個鏡頭""大師說幾句",更有人吆喝著"大師你坐下講講國學吧,(大家)趕緊下跪啊"。這種近乎失控的大型作妖場面,簡直要讓人懷疑自己的眼睛:這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禮儀之邦嗎?

  沈巍是"大師"嗎?應該不是。他本人也連連否認"大師"稱號,稱自己只是讀了不少書,并不是什么大師。對于自己的人生,他也曾喟嘆"原本以為像我這樣的人,可以為社會做一番貢獻,但怎么也沒想到會淪落至此"。他的經(jīng)歷的確也讓人無語:大上海一枚小公務員,愛上撿垃圾,遭投訴,被單位勸退,每月工資照發(fā),從此,他走上撿垃圾的專業(yè)道路,沒有結婚,不與家人來往……在這樣的用上海話來講"一烏盡糟"的人生中,愛讀書的習慣一直陪伴他,也是唯一讓他出塵的一道光。因為蓬頭垢面的流浪漢形象,以及"腹有詩書"的"口吐蓮花",他迅速在各種短視頻的傳播中爆紅,讓有"掃地僧"情結的國人興奮不已。然而,會"掉書袋",不等于是大師;各地掌故、文學電影都能信手拈來、出口成章,也不等于就是大師。中國人講究"學以致用",講究學問要"經(jīng)世致用"。"學富五車"的沈巍也很懂得這一點,他的人生理想是像諸葛亮一樣"出將入相",最不濟也可以像杜甫一樣"憂國憂民"……然而目前來看,他所講的道理并不高深,并且也做不到學問的融會貫通。盡管能口若懸河大談稻盛和夫、房地產(chǎn),終究也只是"紙上談兵"。一個想積極入世的人,卻被包裝成"出世"的高士、"得道"的隱士,其間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沈巍也很清醒。他再三勸大家"不要看我,去看書";他指出"我知道你們把我當猴兒耍";他也苦惱于往日的平靜不復,出門一趟變得非常艱難,他熱愛的撿垃圾事業(yè)也被迫中斷……然而,商業(yè)這一臺巨大的機器運轉起來,火花四濺,又豈會輕易停止。圍追堵截"流浪大師"的鬧劇,以瘋狂的態(tài)勢蔓延……沈巍瘋了嗎?這些丑態(tài)百出的粉絲瘋了嗎?"沈巍沒瘋,這些人也沒瘋。"旁觀者冷靜地點出狂熱背后的真相:"無利不起早"。只因為標簽一貼,"流浪大師"瞬間就變身成"流量大師"。在某視頻平臺上,"大師在流浪"話題的合計播放量超過了2億;自封的"師娘"一開賬號,迅速吸引數(shù)十萬關注;自媒體只要傍上"流浪大師",關注度瞬間蹭蹭蹭上去了……這不由得讓人感嘆:在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由于傳播平臺、傳播手段的多樣化,以及傳播速度的迅猛,各種"封王"、被神化,都變得便捷了。然而,被神化的結果不過是被異化、被消費罷了。

  圍繞"流浪大師"的好戲貌似意猶未盡。雖然這兩天"流浪大師"暫住的店鋪已開始裝修,沈巍已兩天未露面,仍然有全國各地的網(wǎng)友絡繹不絕慕名趕來。某些自媒體在編造"流浪大師"傳奇身世之后,又設計包裝出"私生子紅衣哥"、"網(wǎng)紅路人奶奶"……無下限的操作,使得這光怪陸離的都市景觀,呈現(xiàn)出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斑斕色彩,荒誕之極,卻也丑陋之至。馮秋紅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61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