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昨天,風雪中的背影,震撼了大連 參評項目 新聞專題 (新媒體) 體裁 ? 語種 中文 作者 集體 編輯 集體 原創(chuàng)單位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 發(fā)布平臺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 作品鏈接 (附后) 發(fā)布日期 2021-01-07 01:29 字數(shù)/時長 2676 字 、 0:0 采編過程 全民同心抗疫的大背景下,發(fā)現(xiàn)、傳播體現(xiàn)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成就了《昨天,風雪中的背影,震撼了大連》這樣的精品之作。2021年1月6日,強寒潮來襲下的大連下起大雪,路面濕滑,車輛無法正常通行。在大連海洋大學,十幾位學生志愿者推著一輛載有防疫物資的三輪車趕往學生宿舍樓,一個個奮力前進的身影與漫天飛雪融為一色。這張照片畫面充滿了張力,白色防護服與大片雪花的交融呈現(xiàn)了藝術的美感,學生志愿者堅實有力的腳步和充滿愛與擔當?shù)谋秤?,凝聚成抗疫偉力,成為照片的精神內核?采編人員在互聯(lián)網海量信息中發(fā)現(xiàn)這張照片,努力挖掘、核準,并找到當事人第一時間進行了采訪,以最快于1月7日凌晨1時29分,在“大觀新聞”微信公眾號首發(fā)《昨天,風雪中的背影,震撼了大連》,閱讀量達4.8萬,全國新媒體端口相繼轉發(fā)。報紙、廣播、電視及多個新媒體平臺就大連海洋大學青年抗疫突擊隊事跡推出跟進式報道,7日傍晚,大觀新聞跟進采訪推出《全網刷屏的“移動的雕塑”,真身是……》,繼續(xù)延伸刊發(fā)鏈,“移動的雕塑”這一多業(yè)態(tài)融合新聞作品,從大連發(fā)端,實現(xiàn)了全網裂變式傳播。 社會效果 “移動的雕塑”系列融合報道,因其極強的沖擊力和感染力,瞬間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及央視新聞、新華網、人民網、澎湃新聞等百余家媒體主動、競相轉載、引述、制作海報等,全網總閱讀量超10億人次,在國內外形成了強大的中國抗疫正能量傳播。 該作品以小見大,以點聚面,以青年群體的擔當作為升華至全社會的抗疫力量,契合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的那句“每個人都了不起”,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以這句為主海報詞進行了發(fā)布;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的海報詞為“這就是中國的力量!”;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則頗有創(chuàng)意地將同時發(fā)生在1月6日的兩張反差巨大的照片并排推出海報《背影:中國VS美國》;新華網也為這張對比照片發(fā)表了評論,“歷史的答案,往往存在于細節(jié)之中。一個國家能走多遠、能變多強,這組對比照也許給出了答案”。 2021年3月30日,人民日報發(fā)布《中國共產黨百年述職報告》,“移動的雕塑”報道組圖入鏡。2021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新年賀詞,“移動的雕塑”報道照片作為主要背景呈現(xiàn)。2022年1月6日,新華社發(fā)布2021年度新聞圖片,國內新聞第一張就是“移動的雕塑”。 初評評語 作品有效地挖掘出了冰雪中“移動的雕塑”的視覺沖擊力,成為正能量的網絡爆款。 集體人員名單 作者(主創(chuàng)人員) 張?zhí)锸铡⒐Ⅰ?、穆軍、張軼、高忠華、李元臣、謝小芳、鄒志楊 編輯 胡小雨、徐琳、張強、孟楠、孫秋菊、李金秋、蘇昕、宋毅、聶喬、張麗霞
(主創(chuàng)人員)
和二維碼
(作品簡介)
(推薦理由)